來源: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日期:2021-02-22
粉煤灰主要替代大量的無機非金屬礦物填料,如碳酸鈣、高嶺土、滑石、石英、長石、硅灰石、石灰石、氧化鋁、氧化鎂、氫氧化鎂、氫氧化鋁、白炭黑、炭黑、磷系阻燃劑等。
自1977年開始在ASTM中單獨對C類灰提出品質要求。其指標不完全與F類灰相同,氧化硅、氧化鋁及氧化鐵的含量自F類灰的70%調整為50%,燒失量為6%。
燒失量:與其他國家相同,ASTM一直將燒失量作為一強制性指標。1973年前粉煤灰標準限于F類灰,其限值定為12%。1977年修訂后,F類灰仍不變,新增添的C類灰如上所述定為6%。1984年經修定F類及C類燒失量限值都定為6%;F類灰如超6%,有足夠數據說明仍低于12%時亦可作為合格灰。
均勻性:在ASTM中曾對比表面積、密度、45μm篩余及引氣劑劑量提出均勻性要求。均勻性表達方法為:某批粉煤灰加工, 粉煤灰生產線粉煤灰某參數值與前10次平均值之差值。比表面積在1965~1973年間其差值規定不得大于15%,1977年修訂后撤消此項要求。自有粉煤灰標準以來,密度一直作為一強制性指標之一表征粉煤灰品質的均勻性,其極限差值至今仍為5%。45μm篩余自1977年后列入均勻性指標,其限值至今仍為5%。引氣劑劑量在1977年以前規定為強制性指標,其限值為20%,1977年后修訂為非強制性指標,2000年修訂時,限值仍為20%,并仍為非強制性指標。
抗硫酸鹽效果:在ASTM-618標準中,過去未見有對抗硫酸鹽效果的要求,在修訂的ASTM618―2000,作為非強制性物理要求,增加了抗硫酸鹽效果的內容。
程序A:混凝土暴露在中度硫酸鹽侵蝕環境,試件膨脹(6個月),F級灰,C級灰非常大0.10%。混凝土暴露在嚴重硫酸鹽侵蝕環境,試件膨脹(6個月),F級灰,C級灰非常大0.05%。
程序B:混凝土暴露在硫酸鹽侵蝕環境(與基準的抗硫酸鹽水泥相比)試件膨脹(6個月)F級灰、C級灰非常大100%。
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粉煤灰專用分選機,物料通過分選機上部的進料口進入選粉室內,物料落入轉動的撒料盤上,在離心力作用下,向四周均勻拋出,分散的物料在外接風機的高速氣流作用下,粗重顆粒被甩向選粉室的內壁,失去動能后沿壁面滑下,在分選機底部排出腔體,其余粒度較細的顆粒被旋轉上升的氣流卷起,穿過分級轉子的葉片進入高效旋風分離器中,作為成品被收集。